中超稳步发展,周边运营助力强

来源:24直播网

记者寒冰报道,本赛季中超球市呈现回暖趋势,前5轮观众总人数高达95.64万,相较上赛季同期增加了7.46万,场均观众人数更是达到了2.39万,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本赛季前5轮J1联赛的场均观众数,更使中超重新夺得亚洲顶级联赛场均观众人数冠军的宝座。

随着观众人数的上升,中超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这直接带动了俱乐部周边收入的明显增长。尤其以场均观众人数领先的北京国安为例,上赛季其俱乐部周边产品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1600万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在中超联赛中位居前列。

中超俱乐部的营收主要依赖于比赛日的票房收入,而电视转播收入和商业赞助收入仍处在发展阶段。然而,周边产品运营方面的增长前景十分向好。如果这一部分的业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俱乐部的收支将更加平衡,有利于中超的平稳前进。

从天猫平台的数据来看,上赛季中超网店的球衣销售同比激增了63.2%。尤其是北京国安、上海申花、成都蓉城等拥有庞大球迷群体的俱乐部,其球衣销量尤为可观。除了球衣之外,球队的围巾、运动帽、休闲衫、外套等周边产品的销售同比也有26%的增长。

本赛季初,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和天津津门虎等俱乐部的球衣销量都有大幅增长,甚至出现了短期的售罄待补货的情况。成都蓉城作为中超主场观众人数仅次于大连英博和北京国安的俱乐部,其稳定的上座率和庞大的球迷群体预计将使全年周边收入有望突破1000万元。

回顾过去,中超俱乐部周边产品收入最高的时期是“金元足球”时代的广州恒大。在2018年的巅峰期,其周边收入曾达到6000万元。即使是在2022年降级前的广州队,当年周边收入也有两三千万元人民币。若中超的球市能够持续回暖,关注度不断上升,各俱乐部在周边产品的开发、销售等层面能够“做足功课”,未来完全有可能达到或超过这一水平。

与欧洲五大联赛相比,中超在周边产品销售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但值得欣喜的是,中超俱乐部已经开始尝试跨界营销,向第三方品牌进行IP授权或联名,充分开发俱乐部的商业价值。与此同时,我们应看到赶超日韩俱乐部应该是中超近期可行的目标。J1联赛虽然商业开发高度发达,球迷群体稳定,但中超多家俱乐部如北京国安、天津津门虎等,都拥有足够的周边产品开发潜力。

以大连英博为例,其在中甲时期的场均观众数高居榜首,虽然上赛季周边产品收入仅36万元,但当其升入中超后,主场观众人数再攀新高,周边产品收入的增长空间极大。总体而言,随着中超的持续发展和各俱乐部的努力,未来中超俱乐部在周边产品开发和销售方面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