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报:中超收入与日韩有差距,恒大巅峰期收入达6000万。

来源:24直播网

在直播吧4月14日的新闻中,《足球报》对中超球队的周边运营情况进行了深入报道。文章指出,与日韩联赛相比,中超球队的周边收入尚有一定差距。然而,在恒大巅峰时期,这一数字曾达到惊人的6000万元。

本赛季,中超球市呈现出持续回暖的态势。前5轮比赛观众总人数高达95.64万,较上赛季同期增加了7.46万,场均观众人数更是达到了2.39万。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本赛季前5轮J1联赛的场均观众数,更重夺了亚洲顶级联赛场均观众人数的冠军宝座,中超的关注度正在不断上升。

随着观众人数的增加,中超俱乐部的周边收入也在明显增长。以北京国安为例,其上赛季的俱乐部周边产品销售额达到了1600万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在中超联赛中处于领先地位。这表明,中超球队的周边产品市场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在职业俱乐部的运营中,电视转播收入和商业赞助收入对于中超俱乐部而言仍处在发展阶段。目前,俱乐部的主要收入还是依赖于比赛日的票房收入。然而,周边产品运营方面的增长前景十分向好。如果这一部分的业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俱乐部的收支将更加平衡,这将有利于中超联赛的平稳前进。

上赛季初,中超网店的球衣销售同比激增了63.2%。特别是国安、申花、蓉城等拥有庞大球迷群体的俱乐部,球衣销量十分可观。除了球衣之外,球队的围巾、运动帽、休闲衫、外套等周边产品的销售也有26%的增长。

进入本赛季,申花、国安和津门虎等俱乐部的球衣销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甚至出现了短期的售罄待补货的情况。蓉城俱乐部的主场观众人数一直稳定,仅次于英博和国安,其稳定的上座率和庞大的球迷群体预计全年周边收入能够突破1000万元。

回顾历史,“金元时代”的恒大巅峰期,其周边收入曾达到6000万元。即使在2022年广州队降级前,当年的周边收入也有两三千万元人民币。随着球市的持续回暖和中超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如果中超各俱乐部能够在周边产品的开发、销售等层面下足功夫,未来完全有可能达到或超过这一水平。

除了传统的球衣和围巾外,中超俱乐部还可以通过跨界营销,向第三方品牌进行IP授权或联名,充分开发俱乐部的商业价值。与欧洲五大联赛相比,尽管中超俱乐部在周边产品收入上还有很大差距,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例如,皇马等欧洲豪门在上赛季的球衣和周边产品收入高达1.96亿欧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即使在人口规模远不及中国的地方,如苏格兰的凯尔特人俱乐部,其周边产品收入也十分可观。

当与国安作对比的英超西汉姆联俱乐部上赛季的周边产品收入被提及,其1610万英镑的收入约是国安的9.2倍时,更加凸显出中超俱乐部在周边产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即便在英格兰的低级别联赛,俱乐部的周边收入也相当可观。而好莱坞明星收购的威尔士小镇俱乐部雷克瑟姆上赛季的周边收入也达到了445万英镑,这为中超俱乐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总体来看,赶超日韩俱乐部的目标应该是近期可行的。J1联赛的周边收入前三名俱乐部均表现出色,而中超的国安等俱乐部也在逐渐迎头赶上。虽然与欧洲顶级联赛还有差距,但随着中超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和球迷群体的发展,这一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未来,中超各俱乐部若能在周边产品的开发、销售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望在中超乃至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